close

      十月是諾貝爾獎開獎季,各界引頸期盼開獎結果。這些得獎者不乏研究多年、默默耕耘,發揮所學貢獻世界,造福人群,他們努力了、成就了,卻鮮少人知道他們背後的故事!

    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先生,也是第二位獲此榮耀的中國人,曾獲邀來到台灣,並在佛光山發表一場演講——「文學家的夢想」,才知道原來莫言寫作的初衷,並非以得獎為前提,反而是與「吃」有關。

    莫言出生於1955年,中國山東高密人,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,人民吃不飽穿不暖,幾乎可以說是在死亡線上掙扎,他僅讀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,幫家裡放牧牛羊,學校到底是什麼?對他來說印象很模糊,甚至是一種悲涼的感覺。

    但莫言心裡明白,他不可能一輩子過著與牛羊為伍的日子,於是他先將家裡大哥、二哥留下的教科書、中學課本讀得通透後,又到村裡有錢人家中借書,為了借書費盡心思,有一回向同學借一本《封神演義》,還不惜做了兩次石磨苦工。

    十五、六歲時,村裡來了一位被解放下鄉的大學文學系學生當鄰居,一場談話竟意外的開啟他寫作之路。這位鄰居和他說,山東濟南有一位作家寫了一本書,得了數萬稿費,從此生活改善了,不僅如此,每天還有餃子可以吃。在中國北方餃子可是上等食物,為了能吃餃子,種下莫言的文學夢。

    他開始投稿到各報社、雜誌社,卻屢屢換來一封封退件,終於有一天,他第一次收到河北保定一家《蓮池》雜誌的回函,希望能刊登他一篇小說,並邀請來編輯部談談,出發前一晚,簡直興奮得睡不著覺。他回憶當時感覺,就和現在獲得諾貝爾獎是一樣的心情!

    莫言先生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演講時說到:「因為吃,我曾經喪失過自尊;因為吃,我曾經被別人像狗一樣的凌辱;因為吃,我才發憤走上了創作之路。」

    和莫言身處同一個時代的星雲大師,兩人年齡相差二十八歲,也經歷過戰亂、失學等困境,同樣靠著自學、自力、自覺衝破困境。

星雲大師認為自覺教育很重要,時刻自我反省,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要勇敢的向自己挑戰,莫言先生雖然學歷不高,能有今日成就,細究原因,就是一分自覺教育。

    莫言先生謙虛的說,最初的文學夢想也談不上什麼理念,就是從「吃」開始。然而,他從學習、寫作、創作裡,無形中讓自己蛻變成今日的模樣,是他當時也無法想像的。

    相較於當時,很多八○、九○年代出生的人,從小衣食無缺,安逸富足,過度依賴父母,無法自立自強的結果,養出許多長不大的「媽寶」。

    我觀察過很多人,過了中年之後,性格大多已經成形,好比:面對事情懶懶散散、對自己也沒有任何要求,中年之後若是沒有遇到善知識給予提醒,就像洩了氣的皮球,慢慢終老,自然淘汰,也不會再有什麼成就了。

    然而,從青年開始就能積極奮發,養成一種向失敗挑戰、自我學習性格的人,中年之後依然保有一股力量,繼續在事業上打拚,永遠站在浪頭上,不畏風雨,不怕被擊垮。

    在學佛路上,亦深刻體會到自覺的重要,其實「佛」不僅是一位聖人而已,佛的意義在於「覺」,有覺悟心的人才能成佛。學佛是一個「發心」的過程,透過人事物的往來,發起心中的力量,從協助自己到幫助別人,你的發心有多大,就能承擔多少事,服務多少人,就有多少人因你而受益。

    歷屆諾貝爾獎得主,他們所以會得獎,不是意外,也非巧合,都是透過最初的「發心」,過程中不斷的「自覺」教育,在「眾緣和合」下成就今日的「結果」。•

 

      ~本文摘自2018.3.12.人間福報/副刊/作者:妙熙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.Y.F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