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SAM_1571.jpg

 徐悲鴻大師壇長畫馬,畫筆下常賦予自己個性和理想,
借畫馬抒懷、寓意,寄托悲哀、憂鬱、希望、歡樂;

落筆有神,奔放不狂狷、精微不瑣屑,肢體矯健、盤骨強壯,昂首的鬃毛和尾巴一起飛舞,氣勢磅礡地奔出千里嘶鳴。

馬非馬,「馬」已經成了對象化,
是畫家的品格、經歷、學識,修為精神、結構同化於「馬」。



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大師應泰戈爾邀請,到了印度聖地尼克坦講學。
翌年二月認識了甘地,因感於聖雄的奮鬥不屈不撓,為他畫像的同時,開始醞釀〈愚公移山〉草稿,和情境人物寫生。

一九四一年八月起,他騎馬盤旋在喜瑪拉雅萬丈峭壁山路,
數月間留在山下大吉嶺創作草稿三十餘幅,十一月完成水墨畫〈愚公移山〉,
返回印度國際大學後,又創作了油畫巨構。

「愚公移山」原是《列子.湯問》中神話傳說,愚公因太行山阻礙了出入,
於是想將山鏟平,不因眾人訕笑動搖初衷,他說:「雖我之死,有子存焉,子又生孫,子又有子,子又有孫,子子孫孫,無窮匱也。」

這是大師藝術創作的巔峰期經典作,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珍藏的高二公尺寬四公尺〈愚公移山〉畫作,幾名裸身高大魁梧壯漢,曾借用不少印度男模形像,
他們手持釘耙奮力砸向黑土,表情或瞠目、或吶喊、或挺腹、或彎腰,均呈蓄力待發姿態;背後有送簞食婦孺、倚鋤老翁和挑筐壯男,老翁彷彿正語重心長地對新生代敘述自己的願景和信心。

他畢生繪畫創作,堅持寫實反對形式表象,
主張「古法佳者守之,垂絕者繼之;不佳者改之,未足者增之」,
實踐莊子的「用志不分,乃凝於神」的理念。


(本篇圖片翻拍自2014.5.20.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,文字節錄自2013.10.7.同版)

  

畫家生平簡介:

徐悲鴻(1895年7月19日-1953年9月26日),原名徐壽康,江蘇宜興屺亭鎮人。中國現代畫家、美術教育家。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,與張書旗、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「金陵三傑」

徐悲鴻自幼隨父徐達章習詩文書畫,1912年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,1915年在上海從事插圖和廣告繪畫。1916年入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,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。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。

1919年赴法國留學,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,學習油畫、素描,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。1927年回國,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、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。1929年移居南京,於國立中央大學(1949年在大陸更名為南京大學,1962年在台灣復校)任教。

1933年起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。此後重返南京,擔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。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,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。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。

在繪畫創作上,他提倡「盡精微,致廣大」,對中國畫,提倡「古法之佳者守之,垂絕者繼之,不佳者改之,未足者增之,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。」

擅長油畫、中國畫,尤精素描。

人物造型,注重寫實,傳達神情。曾創作《九方皋》、《六朝人詩意圖》、《中國負傷之獅遙望美國飛虎飛將軍》[1]、《愚公移山》等寓有進步思想的歷史畫,

所畫花鳥、風景、走獸,簡練明快,富有生氣,

尤以畫馬馳譽中外,畫能融合中西技法,而自成面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~以上生平資料引用維基百科~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.Y.F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