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成為大椽名師,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修鍊。
為了律己,許多大師都曾給自己定過規矩。
而且,有趣的是,這些規矩都可以歸納為「三不」。
以下我們來看看蔡元培、 陳寅恪、黃侃、季羨林、任繼愈幾位大師給自己定了什麼規矩:
國學大師陳寅恪教授,精通十多國文字,
在歷史學、宗教學、語言學、考據學、文化學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領域造詣都很高。
陳先生一生致力於做真正的學問,在學術研究中堅持三個不講——
書上有的不講、
別人講過的不講、
自己講過的也不講。
黃侃先生在傳統文學、經學、哲學等方面有著卓越成就。
他轉到南京中央大學任教時,並在九華村建了一所房子,題曰「量守廬」。
這時,黃先生和校方達成了一個「三不」之約——
下雨不來、
降雪不來、
刮風不來。
如此派頭,稱之「史上最牛教授」恐怕也毫不誇張。
蔡元培從德國回來的時候,立了「三不」原則,以約束自己。這「三不」是——
不做官,
不納妾,
不打麻將。
---時稱「 三不主義 」
兼容百家、學貫中西的學界泰斗季羨林,有自己獨特的「三不」養生法——
「不鍛鍊、不挑食、不嘀咕。」
所謂「不鍛鍊」是反對為了鍛鍊而鍛鍊,
如果將大量時間拿來鍛鍊身體,那是本末倒置;
所謂「不挑食」,就是養成不忌口的飲食習慣,保證各種營養充足,均衡補充身體;
所謂「不嘀咕」,就是不抱怨、心態好,「應盡便須盡,無復獨多慮」。
集哲學家、宗教學家、歷史學家於一身的任繼愈先生,也有一個「三不」規矩——
一是不過生日;
二是不出全集;
三是不當掛名主編。
任老的「三不」,可謂「傻」得可愛,「愚」得高貴。
本文節錄自人間福報2014.9.24.縱橫古今版/ 作者:匡天龍
留言列表